新聞資訊
NEWS
|
讓環境有愛『無礙』 ——《建筑與市政工程無障礙通用規范》解讀近年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以創建全國無障礙建設城市為抓手,指導各地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中落實無障礙環境建設的法規和標準。今年4月1日起,全文強制性工程建設規范《建筑與市政工程無障礙通用規范》(以下簡稱《規范》)開始實施,對各地新建、改建和擴建的市政和建筑工程無障礙設施建設和運行維護提出強制性要求!兑幏丁返闹饕獌热萦心男┩黄?如何推進《規范》實施?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近日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相關司局負責人進行了詳細解答。 據介紹,近年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會同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和其他有關部門加快構建完善以《規范》為核心、有關推薦性標準和團體標準相配套的新型無障礙設施建設技術標準體系!霸摌藴鼠w系更加注重以人民為中心,關注殘障人士的切身感受和需求,從無障礙設施、環境建設等方面明確相關要求!弊》亢统青l建設部相關司局負責人說。 為適應國際通行的技術法規和技術標準運行規則,按照新時期標準化改革的要求,新型無障礙設施建設技術標準體系分為三個層次,其中《規范》作為頂層全文強制性國家工程規范,是技術法規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建筑與市政工程中無障礙設施建設、運行和維護全過程中各專業通用的技術,提出了控制性底線要求,具有強制約束力。 《規范》突出宜居、人文城市的建設,在內容架構、設施構成等方面與國際發達國家接軌,技術指標設置與國際先進水平基本一致,并且從多個方面做出了創新和提升。對此,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建筑師焦艦表示,《規范》首次在國家標準中將無障礙設施進行分類,分為通行設施、服務設施(包含衛生設施)、信息交流設施三類,并對每類中的每個設施分別做出了規定。 她舉例介紹稱,針對通行設施,《規范》規定了無障礙通道、輪椅坡道、無障礙出入口、門、無障礙電梯和升降平臺、樓梯和臺階、扶手、無障礙機動車停車位和上/落客區、緣石坡道、盲道的要求;針對服務設施,規定了公共衛生間(廁所)、無障礙廁所、公共浴室、更衣室、無障礙客房、無障礙住房和居室、輪椅席位、低位服務設施的要求;針對信息交流設施,規定了標識和信息輔助服務設施的要求。在施工方面,提出了工程竣工驗收時對無障礙設施的系統性進行檢查驗收的要求;在運行維護方面,規定無障礙設施應明確維護責任人,并定期進行檢查,確保安全性、功能性和系統性要求。 《規范》對無障礙設施的舒適性、安全性進行了提升!拜喴纹碌榔露、無障礙廁位尺寸、輪椅席位尺寸等指標參考國際標準,設置也將更加舒適!苯古炚f,對于輪椅坡道的要求,《規范》取消了2021版《無障礙設計規范》的1:8的最小坡度,將允許的最陡坡度提升至1:10,同時設置了限定條件,只有150mm小高差才能使用,通行凈寬從1.00米提高到了1.20米,原本1.80米×1.00米的無障礙廁位加大至1.80米×1.50米,輪椅席位也由1.10米×0.80米改變至1.30米×0.80米。 除此之外,《規范》首次增加了信息無障礙要求,對無障礙標識、網絡通信設備、過街音響提示裝置等做出了規定;首次規定了門不應設門檻和擋塊,門口有高差時應以坡度不大于1:10的斜面過渡,緣石坡道的坡口與車行道之間應無高差,解決了近年群眾反映較多的門檻、坡口高差引發安全事故的問題。 無障礙環境建設是方便殘疾人、老年人等全體社會成員出行和融入社會生活的重要保障,與適老化改造之間有很多交集。“十四五”規劃將“提升社區無障礙建設水平”作為重大工程項目推進。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再開工改造一批城鎮老舊小區,支持加裝電梯等設施,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和公共設施適老化改造。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相關司局負責人表示,近年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會同中國殘聯等部門積極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結合城市更新行動、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城市居住社區建設補短板行動等重點工作統籌推進、一體落實,不斷加大無障礙設施建設力度,取得了積極成效!2019年~2021年,全國累計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11.5萬個,惠及居民2000多萬戶,在各地改造過程中,加裝電梯5.1萬部,增設養老、助餐等各類社區服務設施3萬多個!弊》亢统青l建設部相關司局負責人說。 據了解,《規范》中的有關要求也適用于適老化改造。除此之外,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近年來發布的《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標準》《老年人照料設施建筑設計標準》《城市社區居家適老化改造標準》《既有建筑適老化改造技術規程》等多項標準內容為適老化改造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組織編寫的家庭無障礙建設、居家適老化改造方面的典型案例集和實施指南等書籍,為家庭無障礙建設、居家適老化改造提供了參考。 下一步,將如何推進《規范》的實施?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相關司局負責人表示,將面向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開展不同層級、多種形式的專題培訓,建立住房和城鄉建設、殘聯等有關部門和單位共同參與、協同配合的“政府監管+社會監督”的工作機制。在無障礙環境建設和工程建設監管工作中納入《規范》的實施監督,針對城市體檢、文明城市評估驗收、工程質量監督檢查、施工圖審查、工程驗收等工作明確提出《規范》實施方面的要求。 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維權部副主任張東旺表示,將加快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立法,落實無障礙環境建設推進工作機制,配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貫徹實施《規范》,提升城鄉基礎設施無障礙建設水平,為110萬戶困難重度殘疾人家庭進行無障礙改造,加快建設形成設施齊備、功能完善、信息通暢、體驗舒適的無障礙環境。 摘自 《中國建設報》 2022.04.04 記者 劉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