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NEWS
|
七部門就加強農村公共廁所建設和管理印發通知指出 避免重復過度建設農村公共廁所農業農村部辦公廳、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等七部門近日印發《關于加強農村公共廁所建設和管理的通知》提出,建設農村公共廁所要切合實際、實事求是,避免盲目建設、重復建設、過度建設,造成資源浪費。 通知要求,要科學指導各地農村公共廁所的建設和管理工作,不斷增強農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切實提高思想認識。近年來,農村公共廁所建設取得積極進展,但一些地方還存在布局不合理、管護不到位、保障不足等問題。各地要把加強農村公共廁所建設和管理作為推進農村廁所革命、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重要舉措,把數量服從質量、進度服從實效、求好不求快的原則要求貫穿始終,堅持因地制宜、科學布局、建管并重、長效運行,確保建得成、用得上、長受益,真正把好事辦好,讓群眾滿意。 因需建設科學布局。建設農村公共廁所要切合實際、實事求是,避免盲目建設、重復建設、過度建設,造成資源浪費。加強規劃引導,充分考慮服務半徑合理選址,充分結合相關公共服務設施統籌建設,充分利用現有公共廁所資源,既方便農民使用,又易于建設管護。應規范設置統一醒目的公共廁所指引標識,鼓勵用信息化手段增加廁所共享率。各地應結合實際按適宜比例設置男女廁位。 強化技術支撐保障。要因地制宜選擇廁所技術模式,宜水則水、宜旱則旱。鼓勵采用生態環保、低成本、易維護的成熟技術以及節水、節能、防凍、除臭等新技術、新材料。統籌推進農村廁所建設與生活污水處理,避免糞污直排。鼓勵配套建設無障礙設施。定期對公共廁所設施設備進行檢查和維修,確保常年全天開放和正常使用。 健全長效管護機制。要明確農村公共廁所管護標準,確保專人管、有經費、定時清、無異味,鄉村景區公共廁所要符合景區管理標準。加快構建市縣責任主體、鎮村管護主體、農民受益主體的“三位一體”農村公共廁所管護責任體系。地方各級政府要多方籌措建設與管理資金。鼓勵實力較強的村級組織自主投入,鼓勵企業、社會團體、個人等參與農村公共廁所的建設和管理。 倡導文明如廁風尚。充分利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廣泛宣傳各地農村公共廁所建設管理的好經驗、好做法,引導農民群眾參與公共廁所建設與管理,愛護廁所設備和環境衛生。通過進村入戶宣講、張貼宣傳畫、設置提醒牌等多種形式,加大公共廁所文明科普宣傳力度,教育引導農民群眾逐步養成良好如廁習慣,形成健康向上、文明和諧的廁所文化。有條件的地方可開展“最美農村公廁”“星級農村公廁”等評選活動,提高社會關注度和參與度,營造文明如廁的良好氛圍。 摘自 《中國建設報》 2022.08.17 辛雯 |